青年局成立一週年 蔣萬安:持續協助青年發聲 實現夢想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8)日出席臺北市政府青年局成立一周年茶會。蔣萬安致詞時表示,非常開心青年局成立一週年的重要日子,有這麼多貴賓朋友出席共同慶祝,現場還有實習生計畫來自美國、日本的學生,他並感謝所有支持青年局業務推動的朋友與各界建議,並肯定青年局一年來的豐碩成果,展現市府推動青年政策的積極作為。

蔣萬安接著分享,稍早精采表演的國標舞、霹靂舞及街舞等優秀舞者,代表臺灣出國比賽,青年局全力支持這些優秀青年順利出國參賽,為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爭取榮耀,並特別感謝他們的努力與貢獻。

蔣萬安指出,青年局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成為充滿活力的平台,協助年輕人發聲、實現夢想。在國際交流方面,青年局推動國際實習計畫,去年起邀請哈佛大學學生來臺實習,今年更擴大邀請賓州大學(UPenn)、普林斯頓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名校學生來臺參與實習。同時也積極推動海外實習,讓青年赴泰國、新加坡等地的公部門及企業單位實習,學習實務經驗並帶回臺灣。

在青年職涯發展方面,青年局提供實習津貼每人5,000元,幫助青年在轉換職涯階段獲得經濟支持,並透過實習機會減少學用落差。目前已提供1,500個實習機會,促進青年與職場接軌。此外,青年局也與Google、輝達等知名科技企業合作,「以戰代訓」提供AI應用等實務課程,讓青年掌握產業趨勢,快速學習並提升就業競爭力。

他也特別感謝青年局局長及團隊,以及35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優秀青年,組成6個工作小組的青年諮詢委員會,持續規劃與研擬青年政策,為臺北青年的未來發展注入創新與多元能量。

最後,蔣萬安說,青年局成立一週年來成果豐碩,實屬不易,感謝現場貴賓與駐外使節的支持與參與。他期許青年局持續發展,讓更多年輕人站上國際舞臺,發光發熱,並祝福所有青年朋友未來一切順利。

致詞結束,蔣萬安現場也與目前正在泰國曼谷Manpower Group的臺北實習生Gwyneth連線暢聊,Gwyneth主要是協助企業媒合合適人才,是首次接觸跨國人力資源產業,他說實習內容充實、具挑戰性,獲益良多。

Gwyneth分享是透過社群媒體得知青年局計畫後報名參與,並紀錄實習過程拍成影片分享。他表示,曾在實習首日被一位在泰國工作的臺灣人認出,對方因影片而認識青年局,這讓他備感驕傲。

蔣萬安說,未來將持續擴大補助範圍,鼓勵更多青年赴海外實習,累積國際經驗,成為臺灣與世界連結的橋樑。

  • 青年局周年 (1)
  • 青年局周年 (6)
  • 青年局周年 (2)
  • 青年局周年 (3)
  • 青年局周年 (4)
  • 青年局周年 (5)

北市警路檢見男子幾近昏厥 及時送醫展柔情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第五中隊員警日前在臺北市北投區大度路執行路檢勤務時,發現一輛機車行進不穩,後座男子神情痛苦,身體明顯搖晃、幾近暈厥,員警見狀立即予以關心。經了解,黃姓男子長期患病,因身體不適正由妻子騎乘機車載送至臺北榮總醫院急診,員警憂心若繼續強撐恐生危險,遂主動協助駕車護送。

護送途中,員警持續關懷黃男狀況,黃男感受到警方溫暖與協助,忍不住開口表示自己曾任職警界,十多年前因病退休,並感慨道:「當年穿的是同一件制服,現在卻靠你們才能平安撐到醫院。」員警陳正峯不敢相信眼前的黃男竟為自己警專同期同學,卻在此刻因為警察角色與使命再次相逢,氣氛溫馨動人。待抵達醫院急診室,員警立即向醫護人員說明狀況,順利由專業醫護人員接手後,便返回崗位執勤。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表示,警方若執勤中發現民眾突發不適、有急迫安全疑慮,將視需要協助通知119或轉介就醫。另近日天氣悶熱,提醒民眾外出應適時補充水分,尤其長者與慢性病患,若有任何不適應儘早就醫或尋求協助。

  • 照片1 -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緊急協助民眾就醫
  • 照片2 -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緊急協助民眾就醫

健保給付Vosoritide正式上路 罕病童成全國首位受惠者 病友家庭感謝健保署照亮希望之路

發稿日期:114年6月18日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14年5月1日起,將全球唯一可治療「軟骨發育不全症」的新成分藥品Vosoritide納入全民健保給付。首位受惠者、年僅13歲的許小妹,原本由家長自費800萬元透過專案進口使用該藥治療,治療一年以來,從無法摸到水槽水龍頭,到現在可自行開水洗手,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升。如今,健保給付政策上路後,許小妹成功轉為健保支持,成為全國首位正式受惠者。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這項給付政策自114年5月1日起生效,預計每年可嘉惠約72位病童,年度藥費支出約為新台幣5億元,將由罕病專款支應。

石崇良說,全民健康保險自開辦以來,始終秉持「自助互助、風險分攤,保障全民醫療權益」的核心精神。在每一位納保者的共同參與與支持下,健保制度得以照顧弱勢、分擔風險,讓資源有效運用到最需要的族群身上。Vosoritide的納入,不僅是技術與制度的結合,更體現了社會共融與醫療平權的價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也出席見證這項制度性進展。他在致詞中表示:「聯合醫院作為公立醫療體系的一環,始終以病人需求為核心,面對罕病這樣資源稀少又挑戰極大的領域,我們的醫療團隊不僅提供專業照護,更是許多病友家庭的精神支柱。這次看到許小妹的進步,是我們努力的最大鼓勵。我們將持續與健保署合作,協助更多像許小妹一樣的孩子,擁有一個不受限制的未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蔡立平醫師指出,軟骨發育不全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骨骼疾病,全球發生率約為2.5萬分之一,病童平均身高僅約125至131公分,且下肢生長受限、上肢過短,常需仰賴他人協助完成如廁、洗手等日常活動。Vosoritide的藥理作用可刺激骨骼發育,除了提升患者身高,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機能、上下肢比例與O型腿等結構問題。根據目前健保給付條件,須年滿兩歲、具半年以上的身高追蹤紀錄,且一年內身高成長1.5公分以上,才能申請給付。他呼籲:「請家長儘早到醫療院所進行身高監測,爭取在骨骺未閉合的黃金期接受治療,不要錯過可以改變一生的機會。」

許小妹的父親回憶,一年前為了給孩子一個機會,選擇自費使用Voxzogo,花費高達800萬元,歷經每日注射與嚴密追蹤,孩子終於能自己開水洗手、穿衣服,從生活的小處逐步邁向自立。他感性地說:「這不只是長高的問題,而是讓孩子真正能自己過生活。」

許小妹的父親特別感謝石崇良署長與健保署團隊的「德政」,讓像他們這樣的家庭得以減輕經濟重擔,也讓孩子的未來多了一份希望。許小妹也親手寫下感謝卡,由父親代為朗讀,向健保署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醫療團隊表達誠摯感謝,未來她也將繼續在蔡立平醫師的照護下,接受健保治療。

此外,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楊芳美亦代表病友家庭表示:「這項政策不僅代表台灣在罕病照護上的進步,讓醫療資源真正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也守護了我們的下一代。」

健保署指出,Vosoritide治療費用每人每年約700萬元,未來預估每年約有72位病童符合給付資格,藥費支出由罕病專款支應。署長石崇良表示:「這不只是健保在藥物給付上的突破,更是全民共同分擔風險、扶持彼此的實踐。健保制度會持續努力,讓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孩子都有希望改變命運。」

  • 合影
  •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王智弘總院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蔡立平主治醫師
  • 許小妹與許小妹的父親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關懷協會楊芳美理事長
  • 獻花合影
  • 獻花

中正運動中心升級啟用 率先雙北增設首座器械皮拉提斯教室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歷經半年封館整修,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於6月13日起試營運,並將於6月20日正式營運,不僅將原備受歡迎的空氣槍射擊場引進全新電子靶,更增闢雙北地區運動中心首座器械皮拉提斯教室,提供市民們體驗近年最時尚風行、適合健身新手入門的新興運動;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游竹萍局長表示,運動中心作為推廣全民運動的重要助力,體育局不僅持續優化硬體環境,也正積極佈建結合科技與未來趨勢的特色運動館,未來將提供更新穎、多元的運動場館,逐步打造體育生活圈的首都新地貌。

中正運動中心建於2006年,為臺北市第三座設立的運動中心,本次整建工程自今年一月啟動,進行全面翻修,包括游泳池改以電解鹽過濾系統,有效降低氯味與過敏風險,泳池的地磚、蒸氣室、烤箱也全面更新、照明配置重新規畫並優化、翻新盥洗空間、更引進AI防溺系統提升場館安全;健身房空間擴增並全面更新器材;團體課程教室加裝分離式冷氣及牆面重新噴漆;空氣槍射擊場的照明、子彈檔板更新、更新電動靶機並引進電子靶設備,另中正運動中心正積極取得大廳空間空氣品質「金級認證」,提升場館整體環境品質。

此外,中正運動中心率先各公有運動中心,增設熱門新興運動「器械皮拉提斯」教室,順應運動新趨勢,並推出相關課程,讓健身初學者、傷後重啟運動者,可透過專業器械與師資,協助提升核心肌群的力量、靈活性、平衡感和姿勢,讓想嘗試健身的市民們有更多元選擇。

而為響應節能減碳的世界趨勢,館內引進本市中安扶輪社及台科大研究團隊共同開發的運動儲能設備,騎乘健身的同時還能為手機、平板、行動電源充電,多餘電力還能另外儲存,未來規劃將這套儲能設備與「U-Sport臺北樂運動」結合,使市民們在運動所產生的電力兌換為U幣,繼續投入更多運動之中,形成節能、健康、優惠折扣為循環的U-Sport生活圈。

游竹萍局長表示,臺北市12座運動中心每年有近千萬使用人次,是市民們重要的運動、休閒場所,體育局除了持續加強設備維護、提升多元使用性,另再搭配「U-Sport臺北樂運動」激勵政策,鼓勵市民多多入場、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此外,隨著運動人口增加,場館需求也顯著增加,體育局已規劃佈建一館一特色的臺北特色運動館,目前已有克強、新生館如火如荼施工中,將持續完善首都整體體育硬體環境,實現「運動之都」的永續願景。

運動產業科
張智瑋 科長 2570-2330分機6450 

林澍莛 股長 2570-2330分機6437

新聞聯絡人 

陳錫安 2570-2330分機5251、0977111670

鄭名翔 2570-2330分機5253、0905139636

  •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歷經半年封館整修,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於6月13日起試營運,並將於6月20日正式營運
  •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歷經半年封館整修,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於6月13日起試營運,並將於6月20日正式營運
  •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歷經半年封館整修,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於6月13日起試營運,並將於6月20日正式營運
  • 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歷經半年封館整修,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於6月13日起試營運,並將於6月20日正式營運

不怕轉職沒方向!北市推60門職能課程 AI、ESG一次學

  面對AI科技迅速發展與全球永續轉型的雙重浪潮,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今(18)日宣布,正式推出114年下半年度職能培育與進修課程,超過60門實務導向訓練全面上線,針對青年、新住民、中高齡與在職者量身打造「韌性職能」,協助市民強化面對職場變局的關鍵能力。

  針對失待業者的職能培育課程,聚焦職能重建與產業接軌,內容涵蓋ESG永續管理、Python機器學習、生成式AI應用、網路商店AI整合等新興技能,協助學員掌握低碳與數位經濟的發展趨勢。同時,也規劃包含水電工程、冷凍空調、汽車板噴、照顧服務等傳統技職課程,並特別保留新住民與中高齡學員名額,落實就業公平,推動職場多元與包容。

  在進修課程方面,學院兼顧實用性與前瞻性,例如「綠力學堂」融合園藝療癒與環境美學,成為現代人放鬆與創意表達的綠色出口;「中小企業碳盤查」課程則協助企業從業人員掌握永續治理重點與法規因應策略。其他課程還包含Rhino 3D珠寶繪圖、AI數位創作、數位晶片設計、社群行銷、3D打版、蠟雕與琺瑯技藝等,橫跨科技、設計、手作、服務與餐飲等產業領域,展現學院課程的多元與彈性。

  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表示:「當產業加速轉型,我們的學習也不能停滯。職能培育不僅是協助職涯選擇,更是打造未來韌性的關鍵橋梁。」他強調,未來勞動局將持續把AI科技、淨零碳排與跨領域思維導入課程設計,實踐「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理念。

  職能發展學院主任高俊儀則補充:「我們以青年、新住民與中高齡族群為支持核心,致力打造人人皆可學、處處皆能學的終身學習場域,實踐包容性與公正性的轉型願景。」

  無論你正在尋求就業、轉職、創業,或是希望精進專業技能,都能在這一系列豐富多元的課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機會。立即加入學習行列,掌握未來關鍵職能,開啟你的綠色職涯與數位新局。更多課程與報名資訊,請上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官網查詢。

  • 圖片1:114年下半年招生廣告
  • 圖片2:114年下半年招生廣告

遇到獼猴不驚慌,今年暑假北市動保處與步道協會合作舉辦與猴共處駐站宣導活動!

隨著夏季來臨,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於114年暑假共同舉辦「認識臺灣獼猴」駐站宣導,自6月21日起至10月25日止,每週六、日上午9時10分至12時10分、下午2時至5時,持續在臺北市多處地點進行。辦理地點涵蓋北投區馬槽、橫嶺古道及社區、士林區天母古道等共31場,並延伸至113年曾目擊獼猴出沒的內湖、文山與信義區辦理6場。近年來宣導活動已舉辦超過200場、觸及人次逾2萬,並獲得社區居民與遊客廣泛肯定,成為持續推動人猴和諧共處與生態教育的重要動力來源。

 

北市動保處表示,臺北市三面環山,許多山林與住宅區相鄰,特殊的地理條件使臺灣獼猴日漸出現在社區、校園及步道周邊。獼猴是雜食性動物,山裡的山香圓、柚葉藤、紅楠、大葉楠、薜荔等植物都是牠的食物,並不會因為飢餓而進入人類生活空間。如果民眾不當餵食,反而會引誘獼猴,成為牠認定的「覓食熱區」,並增加人猴接觸與衝突風險,或導致猴群依賴人類投食與行為改變。

 

為落實臺灣獼猴「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三不原則,北市動保處除採取驅趕與防堵措施以降低獼猴進入社區的頻率外,也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合作,加強志工老師專業培訓,活動前特別辦理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張仕緯組長主講的專題講座及「三不原則」馬槽培訓營,協助志工以專業知識引導民眾建立正確的與猴共處觀念與應對方式。動保處也呼籲市民朋友一同遵守三不原則,避免因餵食行為導致獼猴對人類環境產生依賴與冒進行為。暑期戶外活動也可以到場親自與志工老師互動,認識獼猴的生態習性與保育觀念,學習化解人猴衝突的小撇步,更多資訊可追蹤自然步道協會的臉書粉絲專頁連結搜尋。

  • 圖1-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張仕緯組長的獼猴專題講座
  • 圖2-志工老師們的駐點宣導-三不原則馬槽培訓營

114年度臺北市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正式開跑!

臺北市114年度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開始接受報名,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114年7月15日止,評選類組分別有「小型住宅社區組」、「大型住宅社區組」、「商務型大樓組」、「風華再現組」、「社會住宅組」等5類組,以及「防災管理特色獎」、「組織經營特色獎」、「建築維護特色獎」、「綠能減碳特色奬」、「最佳總幹事獎」等5項主題特色獎,本次活動總獎金高達新臺幣60萬元,歡迎各社區踴躍報名參與。

建管處處長虞積學指出,臺北市辦理一年一度的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期許居民更加積極的投入社區管理維護工作、保持自家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培養健康的居住文化及創造社區更美好的居住品質。歡迎有興趣之社區至建管處網站(連結)「科室業務」>「公寓大廈科」>「優良公寓大廈評選」下載活動說明及報名表單等資料,以親送或掛號郵寄(以郵戳為憑)至社團法人臺灣物業管理學會(收件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86號8樓801室。若採掛號郵寄,請於外箱或外信封註明「臺北市114年度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報名小組」收。),始完成報名程序。若有相關問題,請撥打洽詢專線02-2212-2248臺灣物業管理學會盧小姐或1999分機2722建管處林先生。

  • 臺北市114年度優良公寓大廈活動說明.odt
  • 臺北市114年度優良公寓大廈活動說明.pdf
  • 臺北市114年度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海報

第1337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3年臺北市勞動力參與率55.6%,較109年減少2.9個百分點;其中65歲以上高齡者勞參率為7.1%,較109年增加0.2個百分點;同期高齡就業者行業結構變化,以住宿及餐飲業與支援服務業均增加4.5個百分點為增加最多。

       我國面臨日趨嚴重高齡少子化問題,造成勞動力短缺,加上平均壽命延長,銀髮勞工遂成為勞動市場的重要助力。依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結果顯示,113年臺北市勞動力參與率(以下簡稱勞參率)為55.6%,較109年減少2.9個百分點,同期45歲至64歲(中高齡)及65歲以上(高齡)之勞參率分別為66.1%及7.1%,較109年分別減少0.4個百分點及增加0.2個百分點。

        113年臺北市就業者計117.9萬人,若以行業結構觀察,以批發及零售業、製造業與金融及保險業居前3位,占臺北市就業人口40.5%,惟較109年43.5%減少3.0個百分點;另中高齡就業者計49.3萬人,其行業結構與109年相較,以批發及零售業,由22.1%降至20.7%,減少1.4個百分點為減少最多,而以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由4.5%增至5.7%,增加1.2個百分點為增加最多;再探究高齡就業者(4.0萬人)之行業結構,相較109年仍以批發及零售業由36.4%降至27.5%,減少8.9個百分點為減少最多,而以住宿及餐飲業與支援服務業均由3.0%增至7.5%,增加4.5個百分點為增加最多。

  • 第1337號市政統計週報.pdf

北市即時處理1999通報危險違建,守護市民居住安全

  面對日常生活中違章建築安全隱憂,建管處秉持「即時通報、迅速處理、依法執行」原則,積極處理1999市民當家熱線通報的危險緊急案件,展現市府維護市民居住安全的決心。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全年無休提供24小時市政服務窗口,當市民發現有違建結構疑似不穩等情形時,可即時撥打通報。建管處接獲通報後,將立即派員現勘評估危險程度,並針對有急迫危險的違建採取緊急處置,必要時更可啟動拆除程序,立即排除危險,確保不致災害發生。

  另建管處補充說明,依建築法第96條之1第1項規定:「依本法規定強制拆除之建築物均不予補償,其拆除費用由建築物所有人負擔。」,並依「臺北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自治條例」和「臺北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標準」核算費用。違建經建管處強制拆除後,除須收取代為拆除費用外,所遺留的建材或廢棄物應自行清除,否則將由環保局根據廢棄物清理法進一步處以罰款。

  建管處處長虞積學表示,針對危及公共安全之違建,市府均積極處理,同時呼籲市民平時應針對建物善盡維護管理責任,以避免因違建結構不良或年久失修引發公共安全事故。倘市民有需要反映緊急案件,可利用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免付費電話服務)進行通報;市話及手機在本市境內請直接撥打1999,外縣市市話及手機請撥打02-2720-8889,再按9可由專人為您服務或使用「臺北通」APP通報,建管處將全力守護市民居住安全。

紅得發紫!! 大花紫薇花開浪漫滿街頭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園工隊
發稿日期:114年6月18日
發稿時間:0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業務聯絡人:楊國瑜
聯絡電話:02-2381-5132
      
紅得發紫!!  大花紫薇花開浪漫滿街頭 

盛夏暑氣逼近,北市內湖區行道樹的樹梢上迸發紫紅色的花序,碩大的花型十分吸睛,在晴空之下迎風搖曳,紫色的舒心色彩為街頭增添不少浪漫情懷。北市公園處表示,近期很多行道樹都在噴花,其中開紫色花朵的是「大花紫薇」, 6月中旬已為盛花期,賞花時間約還有2-3周時間,想要賞花的民眾可要抓緊時間。

公園處表示,內湖區行道樹中約有1500餘株大花紫薇,主要位於內湖路1段、民權東路6段、成功路、文德路、港墘路、金龍路及瑞光路等,繽紛又浪漫的粉紫色彩為內湖帶來豐富生命力,搭配晴朗藍天背景,信手拈來都是美照。大花紫薇不僅呈現出色彩浪漫一面,繁茂枝葉更為來往行人遮擋夏日烈陽,形成濃濃林蔭。盛開中的大花紫薇隨微風而墜落如同紫吹雪,是另一種「紫爆」浪潮襲來的美感,漫步台北街頭您就能感受到夏日愜意。

公園處楊國瑜隊長表示,大花紫薇屬於千屈菜科,是原產於熱帶亞洲印度、澳洲的落葉喬木,又名大果紫薇、洋紫薇、大葉紫薇,花色頗具特色,每朵花有6個花瓣,瓣緣呈不規則波浪鋸齒狀,花序為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頂生,一天晨夕間自玫瑰紅變為紫色,盛開時香氣淡雅芬芳,花朵碩大且花數多,又都著生於樹冠外圍,群花明顯易見,花極富觀賞價值,入冬落葉前葉色轉變為鮮艷的紅色,也為平地易於觀賞紅葉植物,具有四季變化。

美麗的大花紫薇攻佔內湖,不僅碧湖公園或大湖公園看得見,炎炎夏日漫步在內湖街頭,也可以觀賞到它的萬種風情,這波「紫爆」浪潮隨著花季將延續1-3周,歡迎您在林蔭下乘涼賞花,享受街道的自然盛宴。

  • (圖片1) 行道樹的樹梢上迸發紫紅色的花序,碩大的花型十分吸睛
  • (圖片2) 搭配晴朗藍天背景,信手拈來拍照都是美
  • (圖片3) 內湖路1段、民權東路6段、成功路、文德路、港墘路、金龍路及瑞光路都可見到大花紫薇身影
  • (圖片4) 每朵花有6個花瓣,瓣緣呈不規則波浪鋸齒狀
  • (圖片5) 微風中隨微風而墜下的落花如同紫吹雪,是另一種「紫爆」浪潮襲來美感
  • (圖片6) 原來炎炎夏日漫步在內湖街頭,也可以觀賞大花紫薇萬種風情
  • (圖片7) 原來炎炎夏日漫步在內湖街頭,也可以觀賞大花紫薇萬種風情